im电竞im电竞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指导支持下,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由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承接的《全民健身活力指数评价研究》课题已构建指数体系,基本具备向社会正式发布的条件。图为2022年12月28日召开的全民健身指数评价研究课题结题会现场。本报记者苗露/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作出了战略部署。体育强国的基础在于群众体育,健康中国的根基在于全民健身。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由中办、国办印发。《意见》提出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定期发布全民健身城市活力指数,推动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开展。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指导支持下,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于2022年初组建“全民健身活力指数”课题组。经过一年时间的研究,课题已构建指数体系,基本具备向社会正式发布的条件。
2022年12月28日,全民健身指数评价研究课题结题会在京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副司长彭福伟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全民健身指数评价研究课题是社会司2022年初设定的社会领域重大课题。“个人对于课题取得的成果表示高度赞赏,并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向参加课题的各个单位和各位专家表示感谢。”
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组织研讨会,对开展全民健身指数评价研究课题广泛征求了意见;2022年4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社会领域重大课题委托研究承研单位,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正式承接《全民健身活力指数评价研究》课题;2022年6月30日,全民健身活力大数据平台架构完成;2022年7月1日,举办第四次专家研讨会,形成征求意见稿;2022年8月7日,召开“全民健身活力指数”课题研讨会、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2022年12月28日,召开课题结题会,指标构建基本完成……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课题组汇聚了超过100名研究人员、100名工程师、100名宣传推广人员、17家合作机构,打造了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团队,形成了边研究边转化边推广的局面。
“全民健身活力指标体系在编制过程中时刻注重科学性和人民性相结合、数据可得性和指标可比性相结合、系统性与特色性相结合、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创造性地采用了大量大数据信息指标,构建并上线了全民健身大数据平台,实时收集并展示全国各市活力情况,让全民健身做到有‘数’可依。”课题负责人、中国发展改革报社对外合作部副主任孙峰介绍说,课题组选取了101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指标体系的排名情况将区域内所有市以“活力引领城市”“活力发展城市”“活力新兴城市”“活力追赶城市”进行划分,获得了兼顾客观性与科学性的城市排名。
孙峰还从课题历程、全民健身活力城市、指数体系构建原则和方法、指标内容、计算方法、结果解读和大数据平台等重要方面,详细展示了课题研究过程和重点成果。他说,“全民健身活力城市”指数指标体系分为4个一级指数和22个二级指数。其中,4个一级指数分别为:全民参与指数、公共服务指数、活力提升指数、健康评价指数;22个二级指数包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体育消费活跃度、全民健身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数量等。
课题专家组副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宏新总结了“全民健身活力城市”指数指标体系的三大创新点:一是研究成果站位高,课题研究汇聚政产学研多方面支撑,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发展改革报社高度重视和全程指导,行业协会和产业机构大力支持,共同帮助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研究理念和总体目标能够符合《意见》的要求;二是全民健身体育大数据平台具有权威性,参与课题的各个单位为平台的搭建,提供了客观的数据源和科学的测算模型,为课题后续高质量合作营造良好氛围;三是研究成果实践指导性强,作为指数体系的最大的亮点,22个二级指标涵盖了大量实时信息的多维度数据,是一项重大创新。
课题组其他成员根据课题成果分别发言。华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顾灏宁认为,全民健身活力城市指数的研究非常及时,为营造全民健身良好氛围、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社会各界积累了巨大的健身需求,市场必定迎来爆发式增长,也是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实施的新机遇。“我个人看好指标体系结合体育产业的良好应用场景,华体集团将继续全力支持课题的后续深化各项工作,期待课题组联合各个参与单位,携手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中体产业集团副总裁迟平表示,作为课题的践行者和支持者,全民健身活力城市指数各个指标具有鲜明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中体产业希望和体育产业各大机构一起,继续对全民健身活力城市指数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工作提供支持。
京东集团副总裁王硕表示,从京东2022年的消费数据来看,消费者在健身方面的消费不降反增,体育类消费呈现出家庭消费、个人消费明显增长的态势。“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正从单纯购买保健品、器械等实物商品向更多购买健康服务转变。因此,建议后续研究可以重点关注健康消费方面的发展情况。”
在进一步提升课题研究方面,中国联通集团体育行业总工程师韦广林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建议加快指数推广,重点宣传大数据平台和数字体育产品;二是建议加强指数作为“指挥棒”的作用,科学推动各地的体育产业发展与人民健身发展。
中科智库副总裁、营销中心总经理赵菲菲认为,指数各项指标选取科学,计算过程严谨,整个体系对于加强全民健身活力城市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中科智库将继续支持课题组拓展指标的应用和转化。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专员李栋认为,全民健身活力城市与健康城市建设内容契合,建议课题后续转换可以结合健康城市建设,将全民健身活力城市指数指标体系和全民健身大数据平台建设成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抓手。
民生智库事业四部总经理王莺表示,民生智库在区域分析、公众感知调查方面为课题组提供了咨询和支持。“建议课题组继续增加动态指标,争取发展成为以动态指标为主的体系,更有利于成果的落地和应用。”
重庆市渝中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轶表示,渝中区将大力推动全民健身高品质实施,打造“10分钟公共健身圈”,力争到203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9%,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300亿元,年人均体育消费达到5000元以上。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2%,但距离《意见》提出的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的目标仍有差距。而要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拥有一套可以指导各方面工作的、完整的指标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这样一套指标体系应具有什么特点呢?中国发展改革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徐强指出,首先,指标体系要“活”,即指标体系要高度重视动态调整指标的价值和客观性;其次,数据来源要“活”,即要准确表现出城市活力度;第三,研究要紧紧围绕有效指导城市工作展开,不能为了设计指标而设计,结题不是结束,后续要加强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
结题会上,专家评审组五位成员就课题成果分别作了点评发言。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社会事业业务部处长王大卫认为,指标体系研究方法全面,各级指标“动静结合”,极强的时效性能够及时体现多个城市发展变化,较好实现了课题的要求和目标。课题的创新在于有效结合了统计数据和平台数据,形成了极具实践指导性的应用平台。“个人看好成果应用前景,建议进一步扩大指标并建立指标库,以灵活调整和替换变化不大的指标;同时,在输出结果和方式方面,可考虑增加城市圈、都市圈。”
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秘书长曾劲松认为,课题成果立足于我国实际,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开展工作,同时具备世界眼光,充分借鉴吸收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大众体育的经验做法,在全民健身领域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北京体育大学国际体育组织学院主任刘佳高度概括课题成果具有动态化、多元化、差异化三大特色。“建议课题组可以进一步通过国际群体协会交流,加强我国全民健身活力城市建设与国际体育组织合作有机结合。”
首都体育学院休闲与社会体育学院院长郝晓岑评价研究成果具备了超前性和引领性,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继续延伸二级指标,丰富指标评价体系的外延;二是进一步明确“省级以上赛事奖牌数量”中奖牌标准,区分入选的赛事级别,提高指标的可靠性;三是设立榜样城市,有利于形成引导作用,营造良好氛围。
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世阳对如何提升指标体系产业认知度提出了建议:一是增加关于指标体系信用等级的阐述,以提高指标体系的公信力;二是将成果和对策建议通过编制发布蓝皮书的形式,加强宣传应用;三是考虑适当增加活力提升部分的二级指标数量和比重。
专家评审组组长、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经济司原司长刘扶民对课题情况作了总结点评,并提出建议:第一,适时科学地增加三极指标,扩充指标覆盖面,提高指标整体质量;第二,体育消费品实时数据信息对区域全民健身活力阐述力度存在提升空间;第三,扩大企业交流力度,加强对全国各地市走访力度,适时增加国际交流活动,继续提升指标体系水平。
会议最后,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作了总结发言。他肯定了课题成果对于促进全民健身活力城市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的现实作用,课题组参与机构实力强、范围广,研究方法创新,涵盖了政产学研多个领域,形成了协同合作的良好局面;中国发展改革报社充分发挥智库型媒体作用,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注重全民健身推广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对于下一步工作,欧晓理表示,希望继续深化指标体系,扩大研究范围,丰富活动形式,定期向全社会发布指数,打造全民健身评价指数品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营造全民健身氛围。